立秋一到,院子里的月季花瓣上开始挂露珠,妈妈总会往菜篮里添些红的、白的食材:“秋燥要来了,得给身子骨垫垫底子。” 这季节最忌讳瞎吃 —— 夏天的湿热还没散,秋天的燥气又要冒头,饮食稍不注意,就容易嗓子干、肚子胀。老辈传下的讲究里,立秋得 “多吃 2 红 2 白,少吃 2 绿”,顺着时节调饮食,才能稳稳当当过秋天,快看看你吃对了没。
立秋多吃 “2 红”:
1、红薯:秋天的 “地下糖罐”,润肠胃还不贵
立秋后,菜市场的红薯堆得像小山,带着泥土的块头,表皮沾着湿乎乎的潮气,一问价,几块钱能买一大袋。这不起眼的粗粮,可是秋天的 “宝藏”—— 里头的 B 族维他命、钾元素、镁元素和膳食纤维,像给肠胃请了 “清洁工”,吃了能帮着消化,肚子不胀了,浑身都轻快。
它最妙的是 “益气生津”,秋天早上起来嘴干、舌头糙,蒸块红薯当早饭,皮一剥,金黄的肉冒着热气,甜丝丝、糯叽叽的,吃着吃着,燥气就被压下去了。做法也多:烤红薯的焦皮咬着香,红薯粥熬得稠乎乎的暖身子,甚至把红薯切成丁,和大米一起煮饭,甜香能窜满整间屋。这时候的红薯刚上市,又便宜又实在,错过这阵,再吃就没这股子新鲜劲儿了。
展开剩余77%2、红皮花生:“长寿果” 的红衣藏着宝,补气血正合适
田埂上的花生叶一黄,就知道该挖花生了 —— 带着泥土的花生果,剥开壳,红皮裹着饱满的果仁,捏一颗放嘴里,脆生生的带点甜。这花生被老辈叫做 “长寿果”,可不是虚的,滋养身子的本事大着呢,尤其那层红皮,像给气血 “添柴”,立秋后气血容易虚,多吃点正合适。
别总想着油炸,最简单的吃法最养人:带壳的花生洗干净,加水煮 20 分钟,放把盐和八角,煮出来的花生咸香入味,追剧时剥着吃,比瓜子健康;或者把花生米泡软,和红豆、红枣一起打浆,早上喝一碗,甜丝丝的补气血,手脚凉的人喝着特舒服。这时候的花生刚成熟,果仁饱满,红皮鲜亮,吃着才够味。
立秋多吃 “2 白”:
1、山药:秋天的 “脾胃小管家”,怎么吃都养人
菜市场的山药堆前,总能看见挑挑拣拣的人 —— 带泥的山药,表皮粗糙带点须子,看着不起眼,却是秋天的 “养生明星”。它里头的淀粉酶、多酚氧化酶,像给肠胃 “搭助手”,吃了能帮着消化,夏天吃太多冰的、辣的,胃口差、吃啥都不香?多吃点山药准没错。
做法更是百搭到能天天换:蒸山药最省事,去皮切段上锅蒸 15 分钟,蘸点蜂蜜,粉糯带甜,老人小孩都爱;山药炒木耳,脆嫩爽口,配米饭能多吃半碗;甚至把山药切成块,和排骨一起炖汤,山药吸饱了肉香,软乎乎的,汤喝着润嗓子。这时候的山药刚从地里挖出来,黏液多、口感面,选那种粗胖的,准是又面又甜的好品种。
2、雪梨:秋天的 “天然润喉糖”,便宜又解渴
水果摊的雪梨堆得像小山,黄澄澄的皮,掂着沉甸甸的,一问价,几块钱能买好几个。这梨是秋天的 “标配”,甜丝丝的汁水里藏着润燥的本事 —— 秋天空气干得像要冒火,鼻子痒、嗓子疼是常事,吃个生梨,脆甜的汁水滑过喉咙,像给燥火浇了瓢水,立马舒坦多了。
别光生吃,煮着吃更养人:雪梨切小块,加几颗冰糖、一小把川贝,炖 20 分钟,汤稠稠的,梨肉半透明,晚上喝一碗,夜里咳嗽都少了;或者把梨榨成汁,加片柠檬,冰镇上一会儿,喝着比汽水解渴,还不用担心伤脾胃。这时候的雪梨刚上市,水分足、甜度高,挑那种表皮光滑、底部凹陷深的,保准好吃又润燥。
立秋少吃 “2 绿”:
1、少吃苦瓜:秋天吃着太寒
夏天天热,炒盘苦瓜能解腻去火,可立秋后就得悠着点了。苦瓜那股子苦味,藏着 “寒凉” 的性子,秋天的脾胃刚从夏天的 “冷饮模式” 转过来,还没缓过劲,吃多了苦瓜,容易让肚子发沉、拉肚子,尤其肠胃弱的人,一口都别多吃。
要是实在想吃,记得搭配温性食材:苦瓜炒鸡蛋时,多放点姜末;或者把苦瓜焯水去去苦味,和五花肉一起炒,用肉的油润中和它的寒,偶尔吃一次解解馋就行,可别当家常菜天天吃。
2、少吃绿豆:秋天喝着易伤胃
夏天煮锅绿豆汤,冰镇后喝着多舒坦,可立秋后再这么喝,就容易给脾胃 “泼冷水” 了。绿豆性子偏凉,夏天喝能赶暑气,可秋天天气慢慢转凉,体内的寒气容易积着,再喝绿豆汤,轻则胃里发沉,重则拉肚子,尤其早上别喝,太伤阳气。
要是嘴馋想喝,记得煮成 “绿豆沙”:绿豆煮得烂烂的,加把红糖,温温的喝,别冰镇,偶尔喝一小碗解解馋,可别像夏天那样当水喝。
发布于:广东省中鑫优配-配资门户-十倍股票杠杆-网络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